close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博客來

博客來

嗨!

您正在找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這本書嗎?

這本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的內容簡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帝國,也是傳統中國轉向現代中國的轉捩點,
更是現代中國形成的關鍵時期。
大清帝國如何崛起,開創康雍乾盛世?
又如何經歷西方強權叩關,走向衰亡?
這段波瀾壯闊、風雲變色的歷史,在本書有最精采的描繪與解析。


本書作者羅威廉是《劍橋大學中國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系列作者群之一,是當今西方研究清史的權威學者。《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是繼魏斐德《大清帝國的衰亡》、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之後,西方史學界極具代表性的清史研究專書,更為近半世紀西方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本書是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帝制中國史》(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系列中的最後一冊,全書綜合近數十年來美國清史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呈現包括社會史研究、內亞轉向和歐亞轉向等三個重要的新取向。作者羅威廉教授從這些觀點出發,把大清帝國的歷史放入前後更長時段的中國史脈絡,以及更廣闊空間的全球性觀點中。書中以主題為主、時序為輔的方式安排章節,深入淺出地探討清代各時期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重要主題,分析與敘述兼長且極具可讀性。雖然本書原為針對美國讀者撰寫,然而對於想一窺歐美清史學界近數十年發展概要的臺灣讀者而言,仍是極佳的入門之作。

羅威廉在本書中運用西方的「帝國」概念恰如其分地詮釋清朝的歷史位置:清朝將蒙古、女真、西藏及其他非漢民族,成功地整合為一種新型態、超越性的政治體,類似近代早期歐亞大陸型態之多民族普世帝國,是民族主義浮現檯面前的政治形式。

作者簡介

羅威廉(William T. Rowe)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碩士、博士,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 Diane Cooke中國史講座教授、曾任該校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主任,Late Imperial China主編。主要學術領域為近代東亞社會經濟史、中國城市社會經濟史等。著有:《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紀中國精英意識》(Saving the World: 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紅雨:一個中國縣七百年的暴力史》(Crimson Rain: 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ity)、《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等專書。

譯者簡介

李仁淵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研究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社會與文化史。出版有專書《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論文〈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實踐、過程、效應〉等。

張遠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清朝至近代的性別與通俗文化,著有《近代平津滬的城市京劇女演員1900-1937》、《清中期北京梨園花譜中的性別特質想像》等。

  • 原文作者: William Rowe
  • 譯者: 李仁淵、張遠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3/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博客來









中國文學史



文史考論叢稿



中國現代詩(張)



文章例話 卷四-風格編



詩經鑑賞集成(精)(上冊)



致島嶼



博客來>詩學析論(平)



填詞捷徑暨歷代絕妙詞選論













中華郵政史(精)



中華郵政史(平)



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3版)



臺灣史與臺灣人(平)



博客來網路書局
Local Taiwan 樂闊臺灣



資治通鑑(4)文景之治



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平)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史料彙編(平)



文化與教育(精)



臺灣史綱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史料彙編(精)



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精)





博客來

商品網址: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博客來



62歲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曾是政壇年輕有為、前途受矚的一顆新星,如今,除了年齡優勢,汪洋的政治利基還包含行政資歷完整,仕途幾乎沒遇過彎路。

1955年出生的汪洋,44歲就出任中國國務院前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48歲在前總理溫家寶時期升任國務院副秘書長,50歲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52歲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既有中央的經歷,又當過直轄市和重要省分的一把手。

在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17次全國代表大會(17大)結束後的第17屆中央委員會第1次全體會議上,汪洋被選為政治局委員。外界分析,汪洋在18大時之所以沒能「入常」,主要還是因為黨內不同派系的角力。

但習近平上台後,汪洋擔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分管農業、對外貿易和習近平主導的扶貧工作,顯示汪洋角色的重要性。

今年7月,汪洋帶隊赴美國華府進行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與美國總統川普首會時定下來的重要機制之一。

習近平2013年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前往俄羅斯,汪洋是陪同人員。此外,習近平上台後參與的20國集團(G20)峰會,也都由主管商貿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陪同出訪。

汪洋不只是在經濟外交上發揮作用。今年9月俄羅斯第3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稱讚汪洋為推動兩國關係做了許多事,還表示簽署命令要頒授汪洋友誼勳章。

有分析指出,在當前北韓屢次核試、東北亞不安、中美俄三方情勢愈趨複雜的情況下,汪洋擔負的是「為習近平找盟友」的任務。

除了受到習近平信任,汪洋的地方執政理念也被認為與習近平相契合。

汪洋在廣東時力推以經濟為導向的建設,並提出「騰籠換鳥」的產業轉型升級策略,這也是習近平2002年在浙江時提出的概念。

不擺「官架子」、敢說真話、有開創性,這些是汪洋在官場上予人的印象。汪洋主政重慶和廣東時期,主張輿論監督政府,簡化並放寬社會組織的登記,進行戶籍制度變革、打破城鄉隔閡等。

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七上八下」(67歲續任、68歲退任)的潛規則,已是副總理的汪洋若在本屆成為政治局常委,有機會再在權力核心10年。
0D67A60833CDDE5B
arrow
arrow

    tzp33jz95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